•  
     
     
    环翠:联动共治 提升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水平
    2017-03-07 新华网

    近年来,威海市环翠区委、区政府以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为目标,以创建国家智慧城区为契机,坚持务实集约的理念,高点定位、统筹规划,充分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等视频监控资源,打破行业壁垒,联通信息孤岛,建成了信息共享互融、分权管理使用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络,有力提升了全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科技化智能化水平。

    坚持资源整合,实现数据“大联网”

    环翠区依托视频图像传输网络等基础网络设施,以区委、区政府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以各级综治中心为依托,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建立了集视频监控联网共享、视频联网实战应用、视频监控运维管理三大平台为一体的区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中心,采取“政府+”模式,打破了地方、部门间信息壁垒,有效整合了各级各部门的各类信息资源。

    “政府+文件”,接入基础网络视频资源。成立了以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区视频监控网络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实施意见》,将动态监控平安村镇一期工程、平安城市二期工程、平安乡镇三期工程、平安环翠四期工程、创城公交站点监控、平安校园监控项目的4232个监控点接入视频中心。区财政每年拿出700万元,作为全区视频监控网络的运维费用,有效保障了网络的持续高效运行。截至目前,监控网络建设作为重点推进的全区民生工程,已累计投资1.5亿元。

    “政府+主管部门”,接入行业部门视频资源。采取财政出一部分、动员吸纳社会投资一部分等方式,分别设置了食品安全监控指挥、森林防火监控指挥、城市管理监控指挥、海防监控指挥等26个监控分中心;全区重点企业在财务、仓库及生产等重点部位布设的5600个星光级、高清探头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全部接入区级监控中心。尤其将危爆物品生产、储存、经营、使用场所设置的1300多个高清信号探头也接入视频中心,实现了对危爆物品的全程监控。目前,已联网3500家单位,实现了全区各行业、部门监控视频资源的互联互动。

    “政府+社会面”,接入社会面视频资源。全方位整合社会面资源,将全区主要进出路口、复杂场所、案件多发区域新建的600个智能虚拟卡口;旅游码头、金融单位、酒店宾馆等治安重点单位以及酒吧、KTV、歌厅等治安复杂场所的7000个监控探头;街边个体商铺、农户的2800个高清探头全部接入区级监控中心,目前,累计接入社会面探头达到3.5万个。

    坚持科技支撑,实现数据“高共享”

    科技是视频监控网络的灵魂,环翠区依托辖区科技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在实践中不断解决重大关键技术及应用难题,提升了数据的共享水平。

    数据大融合,建立全区视频数据库。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充分整合全区“人、地、物、事、组织”等基础数据和各行业部门的业务数据,全面匹配视频图像信息库、公安业务案件库,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对全区数据进行汇总梳理、分析研判,为区委、区政府提供精准的决策依据,避免了行政资源的浪费和管理的缺失,提高了施政效能。

    网络全联通,拓宽数据信息延展面。按照依法授权使用、分级监管的原则,纵向,各镇街、村居依托网络平台实现了对辖区的全程监控和数据提取,改变了以往各自为政单兵作战格局,增强了工作开展的效率;横向,各部门依托网络进行业务的办理和事件的回馈,同时,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可依托网络临时搭建部门协调联动平台,组织相关负责同志第一时间召开电视会议,对事件即时处置,极大地提高了处置效率。

    信息快公开,畅通互动共治连接线。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环翠区借助视频监控网络平台,在保障系统平台安全运营的基础上,在涉及民生领域,向广大群众开放客户端,实现了与公众的双向互动,既可实时将环境整治、绿地植被修复、道路维护、积雪清扫等民生问题向广大群众反馈,又能够广泛凝聚民智民力,提升社会信息资源的采集能力,奠定了公众参与互动、共管共治的社会格局。

    坚持拓宽领域,实现数据“深应用”

    视频监控网络的最终目的就是在治安防控、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该区不断拓宽系统智能应用,实现了治安防范系统化、城市管理数字化,公共服务可视化。

    强化合成作战,提升治安打防能力。依托视频监控系统布设的天罗地网,有效整合图侦、网安、刑侦、情报等各类资源,积极构建高效集约的合成作战机制,通过网络平台实时对案(事)件现场及周边区域进行实景观测、动态研判、即时调度,实现了“研判、决策、预警、指挥”一体化运作,有效提升了实战效能。监控网络建成以来,先后成功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30余起,破获重特大案件300余起,各类侵财性案件1131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13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有效提升了对全区社会治安局势的掌控能力。

    加强信息指导,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按照业务需求,统一向区监控中心申请使用权限。通过视频监控网络的深度应用,食药监部门实现了对食品生产、销售企业的全时监控和食品问题的证据固定;林业部门实现了森林火情的实时监控和智能预警;教育部门实现了校园安保和校车监管的无缝衔接;渔政边防部门实现了对渔港和渔船的动态监管,环境整治和城市管理精细化和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城市管理工作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了效果的显著提升。

    突出应用创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利用监控网络全覆盖、无死角、高清晰的科技优势,通过影像分析及路线轨迹追踪,为广大群众寻找丢失物品、走失老人儿童提供了便利途径。针对辖区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矫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吸毒人员、问题青少年等重点群体,依托监控网络实时定位、自动巡查、智能报警等功能,实现了上述重点人员行知去向、动知轨迹,有效提升了动态服务监管水平。去年以来,累计提供公共服务1500余次,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