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震救灾十周年 安防行业一直在路上
    2018-05-14 CPS中安网

    刚刚过去的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也是四川汶川地震的十周年纪念日。回望这些年来的防灾减灾建设,我国除了在灾后重建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之外,在构建科学的防灾救灾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近年来,国内外频频遭受地震灾害的袭击。每当地震发生时,各方人士、各家企业都在积极的发挥着自身的优势进行营救。对于安防行业而言,随着近年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安防行业及产品在地震探测、救援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物联网助力震前预警

    在我国的地震警报系统与速报技术上,物联网的不断发展应用为地震预警提供了极大地支持。目前已有英国科学家正在研究使用RFID和传感器来监控地震中的房屋。而我国也与前不久宣布将在我国四川、云南等地建设面向地震预报的首个地下云图网,通过在地表安装约2000个地下云图网监测站,收集地下8千米至20千米的应力和能量动态演化信息,并实时传输到监测中心处理生成的动态地下应力和能量监测网络。

    一直以来,传统的地震预报、预警均为震后监测,无法实时预报灾情。在多种类传感器及智能摄像机运用于地震预警后,加之融合大数据分析,预警系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去年发生的九寨沟地震中,地震预警系统便为四川各市县提供了提前数十秒的预警,为民众争取到宝贵的疏散时间。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提前预警的时间也将不断增多。

    灾后救援:多种类安防产品并用

    除震前预警外,安防行业在震后救援中亦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集视频监控、远程会议于一身的数据通信系统在通报险情、指挥救援等方面是传统的语音通报系统无法替代的。而在震后道路受阻,医疗队无法快速达到的条件下,基于视频传输及安防行业对讲而打造的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让后方能够为震区伤员救援提供了充足的医疗援助。

    在地震发生后,黄金48小时内的被压人员搜救为地震救援的第一要素,而如何搜寻到废墟地下的受灾群众,也是众多安防产品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热成像红外生命探测仪、音频探测仪、雷达探测仪等设备的投入使用,也让救援人员在难以接近和预测的环境下能够探测到废墟是否存在生命迹象和更快了解伤员情况。

    无人设备大有作为

    相信十年前的那场灾难中,中国航空兵十五勇士在高空纵身一跃,降落到因地震而“与世隔绝”的茂县震后废墟中,为后续部队提供了大量真实有效的救援信息的事迹一直为人们所感动着。在事前没有灾区及天象资料的条件下,这次降落无疑将为十五勇士带来极大的生命危险。而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无人机、无人救援机器人等设备的进入,将使得这一种危险情况大为减少。

    地震灾害的前期救援,无法对灾区信息进行充分了解是以往棘手的难题,无人机能够深入灾区现场拍摄及投送救援物资的特点将极大降低救援难度。而沈阳自动化所研制的“废墟搜索及辅助救援机器人”能够深入震后废墟内部,利用自身携带的红外摄像机、声音传感器将废墟内部的图像、语音信息实时传回后方控制台,供救援人员快速确定幸存者的位置及周围环境。同时,还能为实施救援提供救援通道的信息,在2014年的四川芦山地震救援中取得了卓越的实战效果。相信在未来的救灾救援中,我们能够更多的看到无人设备们的身影。

    总结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十年前汶川地震救援的口号。震灾无法控制,但科技的进步将让我们在灾前预警、灾时正确应对、灾后救援等方面最大化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尽管目前国内的救援技术、设施及预警装备仍不够完善,但我们可以见到,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安防产品正进入救灾救援中。抗震救灾,安防行业一直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