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初步建立传染病应急防控技术体系
2017-03-22 四川日报

原标题:72小时快速查明突发传染病原

我国初步建立传染病应急防控技术体系

多年前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让人们对突发性传染病有了“切肤之感”, 也正是从这一标志性事件起,我国的传染病防治和应急体系不断完善。

72小时快速查明300种突发传染病原,重大突发、新发传染病病死率明显降低……我国启动实施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以来, 以科技突破为重要抓手, 在传染病防治的关键核心领域抢占制高点,从“监测、筛查、救治” 环节三位一体初步构筑了保障亿万人民健康的传染病“防疫大堤”。

与时间赛跑才能挽救更多生命

72小时对于普通人来说,不过是短短三天,但对于突发性大规模传染病而言,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尤为珍贵。与时间赛跑,越快越能挽救更多生命。

在江苏省疾控中心,一接到疫情报告,便会立刻组织人员奔赴疫情一线,调查处置,采集样本送实验室检测,尽快做出预判。在这里,一支30人左右的传染病应急处置队伍常年待命。

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主任陈传宏介绍, 我国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以来,已初步建立72小时内筛查300种已知病原体的检测系统。针对突发不明原因疫情中的未知病原筛查, 建立了基于宏基因组学的样本深度测序分析技术, 形成了对新病原体的识别鉴定能力。

专项副总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建国表示,72小时内筛检标本识别新病原, 使我国传染病检测技术和诊断试剂在前沿性、集成性、系统性和标准化等方面明显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目前, 我国已初步揭示了不同地区发热、呼吸道、腹泻、发热伴出血、发热伴出疹和脑炎脑膜炎五大症候群病原谱,分离了一大批菌毒株,通过病原学数据的获得, 深化甚至修正了以往从临床诊断上对地区传染病流行病原的认识, 为深入研究积累了珍贵的本底资料。

国家卫计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表示, 通过项目实施, 我国初步形成了“临床-疾控-科研机构” 的协同工作模式, 锻炼和提高了防控队伍的病原检测、 分析和新病原研究发现的技术能力,并在H1N1流感、H7N9流感监测和发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应对

疫情常有季节性, 可一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说来就来。

2010年8月,南京市鼓楼医院曾陆续发现20多例因食用小龙虾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当年发现的病例,在国内是第一次报道。”江苏省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与评价所所长甄世祺说, 患者发病前24小时都吃过小龙虾, 排除了导致肌肉溶解的化学物质后,只能归因于小龙虾。

作为一种未知的生物毒素, 目前依然无法检测。 但甄世祺等人没有气馁,他和团队不厌其烦地调查、取证、溯源,至今完成共计2600多种化合物的检测和排查工作, 形成了丰富的数据。

秦怀金告诉记者, 传染病防治专项实施以来,我国不仅在艾滋、乙肝、结核等重大传染病防控方面技术能力显著增强, 面对重大突发疫情更实现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应对的转变”,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徐建国表示, 随着我国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体系的建立, 当突发疫情来临, 曾经的恐慌和手足无措将离我们远去, 取而代之的是通过科学的检测、筛查和救治,增加防范风险的信心。

从“零散不均衡”到“全链条流程”

此前,我国传染病检测技术存在技术零散、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秦怀金指出, 多种病原体诊断缺乏方法和试剂,产品转化偏低,大多数少见罕见病原体没有检测方法; 在前沿性、 集成性、 系统性和标准化等方面均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随着应急体系的建立, 我国在传染病防治的“监测、筛查和救治”等领域实现了全链条、 全流程的覆盖。“在‘查漏补缺’的同时,更加筑牢了传染病的‘防疫大堤’。”秦怀金说。

陈传宏介绍, 传染病防治专项集中了来自卫生、农业、军队、地方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医疗卫生机构等科研力量,构建了国家级、区域级和临床机构的800家实验室,发展了症候群监测为基础的病原监测实验室网络化技术,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病原谱监测网络, 形成了覆盖我国不同地区的监测研究实验室网络,实现了对所有地区的覆盖,使传染病“防疫大堤”更加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