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龚山陵:水汽加剧气态污染物向雾霾转化
2017-03-10 中国气象报社

针对有政协委员提出应关注空气中水汽对重污染天气的影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龚山陵3月8日表示,大环流下暖湿气流中的水汽会加剧气态污染物向雾霾的转化。不过,“煤改气”排放的水蒸气所增加的水汽对雾霾影响有限。在他牵头建立的中国气象局雾霾数值预报系统中,包含了水汽在雾霾形成中理化过程和作用。

“毫无疑问,大环流下暖湿气流中的水汽,会加剧气态污染物向雾霾转化。”龚山陵说。以二氧化硫为例,在空气较为干燥的情况下,二氧化硫以气态形式存在,不会影响能见度,有一部分会氧化形成颗粒物;但在有水分存在的情况下,二氧化硫会发生多相化学反应,在水滴中或颗粒物携带的水中被氧化,加速形成二次颗粒物。此外,研究结果也显示,有些有机气溶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挥发性有机物,在水汽充足的情况下,很容易被氧化成二次有机气溶胶,加重雾霾。

在空气水分接近饱和的情况下,水汽原本会形成雾或小雨,但如果空气污染较为严重,会增加大气中的粒子数浓度,大量污染颗粒物会争夺水分,使得每个颗粒物上水分减少,从而不能形成有效降水而停留在空中,加重雾霾天气现象。“降水会清除雾霾,但污染天气下的水汽与雾霾形成一种正向反馈。”龚山陵说。不过,雾霾形成的最主要气象原因还是静稳天气,在此背景下,水汽的增加会加重雾霾。

龚山陵认为,大气污染控制要抓主要矛盾。现阶段,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煤改气”会大大减少二氧化硫和灰分的产生,相比之下,产生的水汽只能影响非常局地范围内的相对湿度,对大气环流中水汽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雾霾形成的作用也非常小。而他也介绍,中国气象局的雾霾数值预报系统已将颗粒物的吸湿增长过程、气态化合物在颗粒物携带的水分中的氧化作用,以及水汽对能见度的影响考虑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