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雀人才”发力特种机器人
    2017-02-21 深圳商报

    深圳市南山区一处下水道内,一个外形与一辆小坦克类似的履带式机器人正在管道中左右腾挪。透过机器人头部的摄像头,地面上的工作人员通过手持智能终端,实时查看地下场景。

    “我们研制的全国首款无线潜望镜peek系列产品已和深圳水务集团开展深度合作,地下管网系列特种机器人也已经在浙江、江苏、安徽、陕西、四川,以及广东的深圳、珠海、中山、东莞等地水务或市政单位中大量应用。”

    近日,深圳博铭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代毅向深圳商报记者介绍了自己的最新研制成果。

    “孔雀人才”聚集深圳创业

    代毅是一名海归,2010年获得电子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两年后又获得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金融工程理学硕士学位。学业结束后,代毅选择了回国创业。

    2013年11月在深圳举行的第12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深圳的产业基础和创业环境吸引了代毅。2014年1月,代毅与其他几名机器人领域的研发人员共同成立了深圳市博铭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定位为一家特种机器人产品与解决方案的专业供应商。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公司团队也由初创时的8人,发展到约50人,其中包括被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认定的“孔雀人才”。

    2014年6月,成立不久的博铭维智能科技即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崭露头角,在团队组比赛中获得全国第七名的成绩;2015年6月又在央视“创业英雄汇”节目中展示电缆沟特种机器人,同年8月获得深圳市外专局海外归国留学人员创业资助三等奖和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海外人员创业资助奖;去年11月,博铭维智能科技研制的多功能特种机器人平台Dinosaur产品获评深圳市龙华新区十大特色产品。

    地下水网催生监控大市场

    特种机器人代替人类执行一些特殊任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在军事领域、地下管网、火灾救援这些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特种机器人的应用不仅可极大地减少人员的伤亡,同时也提高了任务执行效率。

    代毅选择了地下管网系统检测作为推广特种机器人的切入口。他认为,由于地下管道系统人工巡检难度较大,因此发展机器人人工智能巡检系统是解决地下管网安全运营的重要方向。

    我国当前大中城市地下管网建设规模较大,以电力行业为例,全国目前初步估算拥有30万公里以上的地下电力设施。此外,在排水、核电、消防领域,也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其中仅深圳全市污水管网的存量就约6000公里,雨水管网总量约7000公里,日常监控维护任务艰巨。此外,在应急救援、通风管道、警用、安防等领域,特种应用机器人的市场应用也被看好。

    目前,博铭维公司已经针对地下电缆沟及电缆隧道,成功研发制造出多个型号管网检测机器人、轮式小型侦查机器人、履带式侦查机器人、电力行业机器人、消防机器人,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和数十项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其中一种采用全封闭车身设计的机器人外形与一辆带履带的小坦克相似,前端安装有可灵活转动的摄像头。通过专业设计的通信方案,这种特种机器人可以在地下十几米深的情况下,用摄像头全方位查看地下情况,然后将高清检测图像实时传输到地面工作人员的手持智能终端上。

    打造通用平台提供多能机器人

    代毅透露,在现有研发基础上,博铭维正在开发研究特种机器人通用平台,该平台适用于电力管网巡检、消防灭火、警用军用侦查、地震及灾害救援、核电等危险区域检测等多种环境。根据客户的需求,机体可方便配置各类负载如红外测温、环境监控、机械手臂、读码装置等,满足不同场景的实际需求。

    记者在深圳南山区新改建的科技园变电站内,看到了博铭维研发的电缆沟巡检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可以定期对电缆沟进行检测和维护,并且还能代替验收监管工作,查看沟内支架安装等情况,对管道故障进行预警和修复,避免地下管道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深圳水务集团也选用了博铭维研发的排水管道检测机器人,通过声呐图像显示系统,实时显示管道内部情况,测算堵塞物大小和沉积物高度等,为疏通城市排水管道堵塞提供科学依据和解决方案。

    “特种机器人在国内有巨大的市场前景,我喜欢深圳制造,也希望自己的产品能成为深圳制造的一张名片。”代毅说。